位移傳感器(電阻尺)的電阻體(厚膜電阻)必需對電阻體的初始線性進行修刻,如此才能正確的反饋位移量,故一般來說初始線性在±2% 以內(nèi)的電阻體我們可以進行修刻,但是假如超出±2% 的初始線性精度,應該進行報廢.因為初始線性精度過大時,修刻出來的電阻體的線性精度不會很好.
電阻體(厚膜電阻)修刻的原理就是對電阻體的寬度進行調(diào)整.讓電阻值隨者位移傳感器距離的改變成正比,也就是我們精由修刻這個動作去除電阻膜讓電阻值的輸出跟移動的距離成比例關(guān)系.
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我們用水管來譬喻 : 水管中流動的水當作電流 水管當做是電阻體 水壓當做是電壓
Ex:假如今天水壓太小我們可以將水管的管徑壓扁如此一來水壓就會變大,同等道理 電流(水管中流動的水)流經(jīng)電阻體(水管)時,輸出的電壓值(水壓)太小.我們可以將電阻體壓扁(水管壓扁),也就是電阻體的面積縮小,就可以加大電壓值(水壓)
所以修刻電阻體說白一點 就是修刻電阻體的面積,不管是厚度或是寬度都可以.但是因為厚度這部分很難去修刻(需要雷射光去修刻)所以實務上的經(jīng)驗是修刻寬度的面積較為容易修刻,詳細說明如下:
1.從電阻體(厚膜電阻)的邊緣開始進行寬度的修刻,如下圖所示,但是此種方式的修刻只能修刻偏小的電壓值讓其輸出的電壓值加大,但是對于偏大的電壓值則無法下調(diào).等于修小不修大,如此一來 只能讓原本的線性精度提高1/2而已,或是來回修刻幾次讓其經(jīng)由多次的1/2線性精度提高.進而達到線性精度±0.1~±0.2%.所以此種方式不需要精密的設(shè)備就可以達到所要的線性精度,但是此種方式很辛苦,要修刻多次才能達到要求,對于人員的要求較高.
2.從電阻體(厚膜電阻)中間部分進行寬度的修刻,如下圖所示,這種方式是利用精密的設(shè)備.先在電阻體上面由小到大先走過一遍,在利用電腦讀出每一點得電壓值后,經(jīng)由伺服電機的控制在電阻體的中間部分去刻劃出一條曲線.這條曲線將電阻體整個切開,也就是說它可以在電阻體中間互補.如電壓不夠大他就切寬一點,電壓太大他就切窄一點.所以可以一次就修刻到我們要的線性精度